返回首页

“八水统筹水润淄博”行动亮成绩单

时间:2023-12-0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2月5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新闻发布会,邀请淄博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于亦恩向社会发布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组织开展情况,淄博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希征,市河湖长制保障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刘小进答记者问。

  为深入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淄博市委市政府立足工作实际,着眼中长期发展需求,启动实施“八水统筹,水润淄博”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坚持引客水、蓄雨水、治污水、用中水、保供水、抓节水、防洪水、排涝水,系统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统筹治理。三年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工作力度有增无减,工作成效不断显现,累计完成重点项目219个,累计完成投资201.5亿元,为推动实现“3510”发展目标和“强富美优”城市愿景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坚持水旱灾害防治两手抓两手硬,2021年以来,组织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山洪沟治理、水库塘坝除险加固、雨水情监测预警等重点项目42个,已完工项目36个、完成投资40.2亿元,累计治理小清河、孝妇河、淄河等骨干河道246公里,除险加固小型水库8座,改建病险水闸7座,完成水库大坝安全鉴定68座,治理山洪沟2条,实现了病险水利设施存量清零,中小河流达标率82.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受住了历次强降雨和台风的严峻考验,全市河湖库塘坝和山洪灾害防御村保持安全运行,同时为农业抗旱用水储备了充足水源。

  坚持“四水四定”,加强从取水端到用水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一体化完善优化配置、节约利用、安全供给的管水用水工作体系。2021年以来,组织实施城市供水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老旧供水设施提升改造和农村供水安全保障、灌区节水改造等重点项目59个,已完工项目48个、完成投资39亿元,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人口比例达到8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505,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1.18%,新发展水肥一体化面积18.77万亩,全市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1.1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0.65%。2023年10月,顺利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复核。

  坚持“控源头、治污水”和“用活水、保基流”并举,积极打造“污水处理厂+湿地”的治污综合体,建立“河湖库互联互通+生态补水”的用水保障体系。2021年以来,组织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业污水深度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雨污管网分流改造、中心城区调水配套工程等重点项目95个,已完工项目87个、完成投资44.3亿元,改造雨污合流管道416公里,完成11家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9条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城市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完成110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1103个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整治,3512个入河排水口全部建立“一口一牌一码”,累计完成中心城区生态调水8100多万方。通过综合施策,2021年当年,淄博水环境质量指数由全省第13名一举跃升至全省第1名,至今持续稳居全省前列。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2021年以来,组织实施河湖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美丽河湖建设等重点项目52个,完工项目48个、完成投资78亿元,累计完成坡改梯治理18600亩,治理和改善水土流失面积225平方公里,完成造林绿化4万余亩,全市478条(个)河湖全部创建为美丽幸福河湖,其中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30条(个),并在全省率先打造12个效益河湖。通过持续努力,全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其中太河水库水源地成为全省唯一达到I类水质标准的水源地;孝妇河作为淄博市的“母亲河”,打造成为淄博市“拥河发展”的典型案例,工作经验做法入选水利部《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典型案例汇编》《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典型案例汇编》《全省深化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竞赛活动典型案例》,孝妇河湿地公园多次作为国家和省市重大活动举办或观摩的现场;马踏湖获评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第一名,入选党的二十大“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2023年10月25日,全国“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研讨会”在淄博举办,就孝妇河、文昌湖、马踏湖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专题研讨和现场观摩。

  淄博市水利局将持续深入推进“八水统筹,水润淄博”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进一步整合全市涉水项目、资金、政策和资源,着力优化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和功能,着力推进水环境治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旱灾害防治、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完善水利设施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水利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实现“3510”发展目标和“强富美优”城市愿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贡献水利力量。

  淄博市是全国110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中心城区的涝淄河、东猪龙河、玉龙河、云影河、润淄河等河道,均为雨源型,自然降水来水不足。然而现在,中心城区河湖常年都有水,水质也不错,在河湖生态调水补水方面,淄博做了哪些努力?12月5日,淄博市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新闻发布会上,淄博市河湖长制保障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刘小进说:“改善河湖生态,提升城市品质,为市民提供最普惠的生态产品,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

  为解决中心城区生态水系缺水问题,根据淄博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自2021年开始,淄博市水利局先后牵头制定了《淄博市中心城区生态水系用水方案》《淄博市中心城区河道“有河有水”实施方案》《淄博市中心城区生态水系生态调水规程(试行)》等制度,持续开展中心城区常态化生态调水工作。目前,已构建了以孝妇河湿地公园为枢纽的中心城区“八河联通”生态水系,并按照“优先利用地表水和非常规水,科学调引客水,控制开采地下水”的原则和“小流量、长流水”的标准,统筹利用孝妇河湿地公园地表水、萌山水库水、中水、客水等多种生态水源,充分保障中心城区河道的生态用水需求。2021年—2023年11月30日,累计完成调水8100多万立方米,持续改善了河湖生态环境,实现了中心城区“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

  孝妇河是淄博的母亲河。近年来,淄博市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的制度优势,直面问题、系统治理,推动孝妇河流域实现从“污水沟”到美丽幸福河湖的华丽蝶变,成为淄博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承载区。淄博市就孝妇河全流域综合治理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有哪些成效?12月5日,淄博市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新闻发布会上,淄博市河湖长制保障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刘小进详细介绍了有关情况。

  秉承“治水先治污”的理念,坚持“治、用、保”相结合,突出“控源头”“治污水”,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铺设污水管网、封堵排污口、搬迁企业、建设人工湿地、整治河道等6大类46个项目。同时,启动实施孝妇河生态调水补水,构建了以孝妇河湿地公园为枢纽的中心城区“八河联通”生态水系,实现了长流水、流清水。通过综合施治,孝妇河流域水质有了根本好转。孝妇河流域的生态群落也基本恢复,白鹭、震旦鸭雀等珍稀鸟类在孝妇河栖息繁衍。

  为畅通行洪通道,分层次分重点连续开展了深化清违清障构建无违河湖等专项行动,一大批河湖管理范围内影响行洪的陈年顽疾得到彻底解决。为提升行洪标准,实施完成了孝妇河干流治理工程,涉及博山、淄川、张店、周村、经开区5个区县,治理河道41.79公里,孝妇河全线达到规定防洪标准以上。2021年以来,淄博市连续遭遇“烟花”“梅花”等台风,特别是2022年汛期降水量达到1952年有水文记录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大值。面对严峻形势,孝妇河经受住了行洪安全考验,均安全度汛。

  强化典型示范引领,在孝妇河流经主城区位置,高标准建设了融防洪、休闲、娱乐、科普、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孝妇河湿地公园,淄博麦田音乐节、淄博马拉松等大型活动在此举办,大大提升了淄博的城市影响力和品质活力。强化拥河发展、生态赋能,实施孝妇河生态修复项目,包括干流沿线道路贯通、景观整治及绿化提升、新建改建生态公园、滨河界面改造提升、旧城更新示范工程、沿线大类工程。目前,项目沿线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四季有绿、三季有彩的生态廊道初步显现,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在周边落地,实现了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八水统筹,水润淄博”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内容丰富。作为牵头部门,淄博市水利局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行动开展?12月5日,淄博市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新闻发布会上,淄博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希征对此进行解答。

  “八水统筹,水润淄博”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是项系统工程,涵盖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四大领域,涉及9个市直部门,以及市、区县、镇办、村居五个层级,需要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淄博市水利局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主要采取了四项推进措施。

  锚定目标,靶向发力。根据国家和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深入研究分析全市涉水领域的短板和弱项,明确水利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制定印发了《淄博市“十四五”期间和2021年度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方案》并公开发布,前瞻性确立主要目标、具体指标、任务措施。工作推进中,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逐个项目明确“时间表”“作战图”“任务书”。

  专班抓总,分工负责。淄博市水利局牵头履行专班办公室职责,在做好决策实施谋划、联席会议组织和任务交办、督办、帮办的同时,切实担负起治水管水的主体责任,一体化推进现代水网建设、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河湖水系提升行动重点项目。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重点项目219个,累计完成投资201.5亿元,其中,由水利部门负责实施的项目153个、完成投资157.3亿元,占到全部项目投资的78%。另外,结合“八水统筹,水润淄博”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策划实施了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河湖水系提升行动重点项目102个、计划完成投资75.92亿元,目前已完工项目96个、完成投资91.4亿元,占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十大行动”总投资的29%。

  督考结合,确保绩效。工作专班将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重点项目落实情况列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并纳入全市“三提三争”专项考评内容,充分发挥考核工作“指挥棒”作用,建立了月调度通报、半年测评、年度考核的督导评价机制。对进展缓慢的项目,采取约谈、挂牌督办等措施,倒逼责任落实。 多方参与,共建共享。坚持“开门”干工作,畅通社会各界参与渠道,适时组织开展“市民看河湖水系变化”“美丽幸福河湖行”“河湖水系现场观摩研学”等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志愿者代表、市民代表、媒体记者等,近距离感受、实事求是评价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广泛听取各方面合理化建议,积极宣传推进工作进展成效,积极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11月2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同意潍坊医学院更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的函》,正式批准潍坊医学院升格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同时撤销潍坊医学院建...[详细]

  半岛全媒体记者贺鑫一周五!周五!周五!重要的事说三遍!2023山东国际车展于本周五上午9时30分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展期将一直持续至12...[详细]

  昨日上午,作为“2024嗨游青岛”重要特色板块,由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泉海相约·冬游即墨”暨第八届青岛海洋温泉节启动仪式在港中旅海泉...[详细]

  近日,数字青岛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了2023年青岛新型智慧城市优秀建设成果名单,蓝谷企业申报的4个项目入围。经线上展示、网络投票、专...[详细]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12月1日,《中国应急管理报》刊发文章《山东滨州多举措强化安全培训建成铝产业安全生产实训基地》,推介我市打造安全生产...[详细]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11月24日,在全国2023先进制造业发展大会上,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榜单发布,滨州市连续3年入选,列第64位,连续提升14...[详细]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11月27日至12月1日,滨州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在邹平举行。本次培训班采取理论授课与实地观摩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详细]

  近日,临沂机场机务部对南航航前航班进行了除冰保障,这是临沂机场2023年冬春航班换季后首次实施除冰作业,也是首次实施双车除冰。此次除冰...[详细]

  本报讯为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播撒科学种子,11月28日,由山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办,各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承办,区教育和...[详细]

  全媒体记者荣鑫鑫“监管非常方便”“科技让施工更省事”……11月30日,全省智慧工地现场观摩活动在我市召开。与会人员走进日照市青少年和妇...[详细]

  全媒体记者胡艳敏报道本报讯11月28日,山东交工建设集团承建的G206威汕线峄城区科达路路口至台儿庄区穆庄上行段修复养护工程主线顺利完工。...[详细]

  全媒体记者胡艳敏报道本报讯近日,山东省交通工会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度山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全员创新企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和职工优秀技术...[详细]

  全媒体记者何高迪报道本报讯12月5日,山东港口新船集中命名交付仪式在日照举行。日照市委书记李在武,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详细]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